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当前滚动:在上海张江,有一片特别的“热带雨林”

发表时间:2023-06-20 12:14:59 来源:长江日报

从上海外滩出发,约半小时车程,就来到了位于浦东腹地的张江科学城。这里,“张江药谷”已成长为国内标杆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的“轴心”,张江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历经多次迭代,一大批“从0到1”、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新成果在这里涌现。

大力攻关创新药,累计获批的国家I类新药占全国比重约1/5;2022年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同比增长约4.81%,逆势上扬展现韧性……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上海“张江药谷”是一块金字招牌。


【资料图】

创新与产业“互链”,张江做对了什么?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张江科学城,采访多位创新企业负责人和产业工作者,解码上海通过激活优质的创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道。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8万从业者研发人员超两成

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有4款I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位列全国第一;2023年一季度,上海已获批3款I类创新药,仍保持全国第一。上述成果均来源于张江。

生物医药领域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高端人才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成败举足轻重。

在生物医药产业上,上海成为全国高地,与紧抓人才分不开。

2012年12月,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实生物”)在位于蔡伦路780号的“张江药谷”大厦正式成立。彼时,君实生物团队不到10人,如今,团队已壮大到超过3000人。

公司副总经理张卓兵说,人才优势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君实生物,3000人的团队中,研发人员就有1000人。

另一组数据更加印证了他的说法:

“张江药谷”目前已集聚超过8万名生物医药从业者,海归及外籍人才占比超过15%,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

全球医药20强有超过10家在张江设立了开放式创新中心,中国医药百强企业超过30家在张江设立了研发中心……

数据背后,是上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的充分实践。

集永久居留受理、审核、发证等工作于一体,联合多个职能部门设立综合服务专窗,提供“一门式”政务服务……早在2019年,上海就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为外籍在华永居人士提供服务的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

此外,张江是最早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留学生归国发展的地方。如设立留学生服务中心、出台留学生创业专项补贴政策、创新制度引入外籍人才等;张江还是最早开始建立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的地方;上海在张江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试验区,率先实行更开放、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

上述举措让包括张卓兵在内的一大批创业者直接受益。

“以人才为例,上海市以及张江园区为各类人才制定了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能够招到更多有竞争力的人才。比如,在政策的鼓励下,我们积极开展一系列新药研究项目,政府在落户积分上给研究人员加了不少分。我们都是其中的受益者,仅这一点就帮我们招引到了很多的研究型人才。”张卓兵说。

张江科学城。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 摄

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一应俱全

6月18日,记者行走在张江科学城“张江药谷”,这里宽阔整洁的道路、高密度的绿植覆盖、不时可见的休息区,给人一种走入一座城市公园的错觉。

然而,道路两旁依次立起的建筑物外墙上,印着国内外各类知名药企的名字,令人猛然察觉:这里是世界范围内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一众生物医药企业在此扎根、成长、收获,秘诀是什么?

“我们在2012年落户张江之前,曾考察了国内不少园区,也在其他地方工作过,最终还是决定在张江扎根。”张卓兵说,最吸引他的,不是直接的补贴,而是这里不断迭代更新的创新生态。

以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保障为例,张卓兵说,在10年前,张江科学城就能够确保全年稳定不断供,这对科研人员从事药物研发工作至关重要。“冰箱里的样本可能动辄就需经过数年积累,发酵罐一开启就得连续运行一个多月,没有稳定的水电气保障,科研无从做起。”

优良的服务并不仅限于基础设施上的保障。多年来,“张江药谷”早已串起了企业服务的整个链条:新药研发所需的药理、安全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一应俱全;来自全球的新药研发人才高度集聚,人才招揽“触手可及”;良好的产业生态里,项目研发、商务合作洽谈甚至只需“过条马路串个门”。

张卓兵向记者举了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张江药谷大厦一楼的咖啡店几乎每天都人满为患。围绕“生物医药”这个不变的话题,大家在此谈合作、聊投资,甚至面试新员工。

如今,“张江药谷”已经形成了“热带雨林”般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这里不仅集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研发、创新疫苗等多功能于一身,还有临床数据、产品展示、创新加速和风险投资的整体布局,覆盖了从创新研发、临床转化、市场准入、产业出海的全生命周期。

张卓兵的切身感受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科研人员如鱼得水。

10年间,在这片创新沃土上,以研制抗体药物起家的君实生物在中美两地设立了四个研发中心,仅在张江就有五个实验室,覆盖了从早期研发到工艺开发以及商业化的各个环节,研发管线数量超过50项,多项创新药物研发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第一。

张卓兵的观点也得到了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的认同。他说,张江生物医药经历多次迭代,几乎每3到5年,园区就会有新的变化出现。“每一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创新”。

数据显示,当前,“张江药谷”拥有生物医药创新主体1700家,公共服务平台100余家。在张江科学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布局,服务企业对接项目、人才培养。

张江·中国药谷大厦。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冬冬 摄

破除企业发展“瓶颈”

制度创新成常态

作为企业家,张卓兵的公司从10个人,到如今超3000名员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伴随着对项目土地和办公空间的实际需求压力变大。

记者获悉,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君实生物选择在位于上海东南方的临港,建起一座占地80亩的大型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君实生物拿到了临港新片区第一张药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已支持了十多款新药的中外临床用药生产。

君实生物的“开疆拓土”不是个例。在张江科学城,“让好项目不缺土地,让好产业不缺空间”的承诺既叫得响,更做得实。

近年来,上海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以解决在张江生根发芽的生物药企一度因为供地紧张而不得不迁移的问题。

17平方公里,95平方公里,再到220平方公里……这些年来,张江科学城规划范围经历多次调整,产业承载力和带动力越来越强,为企业家们在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上竞逐提供广阔天地。

与物理空间的限制相比,制度的“藩篱”更加容易制约企业家们创新的步伐。为破解发展“瓶颈”,制度创新在张江成为常态。

去年10月,张江创新药企业华领医药研发的糖尿病新药——多格列艾汀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在上海诞生的“全球首创”新药。

10年前,华领医药创立时,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只允许药品生产企业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受此限制,没有厂房的华领医药在临床试验方面遭遇阻碍。201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华领医药成了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他们将三期临床试验用药委托给两家企业“代工”生产,节省了自建厂房成本,加速了临床研究和药品上市进程。

如今的张江,制度创新已成为常态。2022年年初,浦东首部地方产业立法《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正式印发,在注册指导服务、药械特许使用、特殊物品出入境监管服务等方面作出诸多新规定,帮助企业破解创新“瓶颈”。

此外,为了让初创生物医药企业更快地走上创新轨道,张江科学城还设置、引入了各类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近500家,近年来还建设了李政道研究所、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机构,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等研究型大学。

开放式创新带来活力涌动。在上海,依托张江科学城,转化中心面向大企业开放大科学设施,让高能级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成果更好“跨越鸿沟”。

上海给武汉市党政代表团的启示

江汉区委书记李湛:

推动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构筑中心城区科技创新服务优良生态

上海张江坚持科技创新先导,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特别是深入推进陆家嘴金融城与张江科学城“双城”协同联动的做法,值得深入研究、学习借鉴。江汉作为传统金融商贸区,要推动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构筑科技创新服务生态。

我们要从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畅通科技创新对接资本市场通道。充分发挥金融区优势,加速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汇聚,加快建设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区;用好三十亿长江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加大对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照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深化拓展深交所湖北基地功能,发挥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加速作用。

二是提升创新要素配置能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惯性,发挥江汉区综合优势,以资金、人才的集聚,配置创新成果和产业项目在更大范围落地见效。

三是开展精准精细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专业化能力水平,统筹谋划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做创新型企业的“时间合伙人”,以精准招商支撑精明增长。聚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大胆突破,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企业在江汉发展综合成本比较优势。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孟武康:

打造更有城市韧性、更富产业竞争力、

更具开放创新度的城市

上海张江科学城着力打造“创新源、产业核、联动廊”的产业创新体系,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用好规划这根“指挥棒”,加快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谋划建设好城市韧性基础设施。全面落实81项基本公共服务武汉标准,加快实现以产促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产良性循环。

坚持聚焦主导产业,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我们将贯彻落实好统筹谋划、系统集成的要求,聚焦生命健康、北斗等重点产业,超前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核心承载地。建立完善“链长+链主+链创”统筹推进机制。协同推进产业生态建圈、新兴产业壮群、重点产业强链。

坚持优化产业生态,营造城市宜商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加快建设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完善市一站直通平台,实现企业服务“精准匹配”“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以“一件事情一次办”为主线,加快构建全链条数字政务平台。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创新聚集效应,加快双十创新示范区等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创新功能。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武汉将启动“鹊桥行动”

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等地的考察学习,让我们再次理解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重要性,市科技局将加强系统布局,助力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武汉启动“鹊桥行动”。武汉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2万余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三,近三年净增数量8000家左右,经过发展,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已经有一定规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接下来,需要政府去引导、对接。企业提供需求,企业提供平台,鼓励“在生产线上搞科研,在实验室搞转化”,同时,科技部门要着手系统收集高新技术企业需求,再和产业部门融合对接,帮助企业在更多的场景中去创新。

二是加大对科技研发端的投入。从研发的过程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是全链条的,要加大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重视和投入支持,让高校成果真正留在武汉、为武汉的产业发展发挥技术支持。进一步形成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良好转化氛围,赋能企业和高校融合。

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创新链融合产业链,政府今后将搭建更多平台,比如举办青桐汇、武汉创新大赛、武汉技术经纪人大赛等赛事,促成有组织的精准对接,同时加大硬件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中试平台等其他平台的推动和建设。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吴曈 郝天娇)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