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黑塞《德米安》: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

发表时间:2023-08-06 22:16:39 来源:洞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如果要在众多诺贝尔文学奖中,寻找一位作家,能够解答我们成长时的彷徨与困惑。

我的答案是——赫尔曼·黑塞。


(资料图片)

黑塞的至暗人生,是从中年开始的。

37岁,因发表反战文章,他被祖国斥为叛徒,遭受社会冷遇,被迫移居瑞士。

39岁,他父亲去世,妻子精神分裂,幼子也跟着身患重疾……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黑塞对命运充满怀疑,深陷抑郁,几度自杀。

幸亏他的好友,心理学家荣格,带着学生对黑塞进行了300小时左右的心理分析治疗,这才把黑塞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段心路历程,激发黑塞写下了《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在这本书中,黑塞将自己彷徨又觉醒的过程,通过一个名叫辛克莱的少年缓缓道来。

辛克莱也曾经对生活失去希望,在朋友德米安的指引下,他一次次走出堕落与失控,最终实现了身心的成熟。

黑塞告诉我们,人在成长中,总要经历几个彷徨的瞬间。

周遭的环境、关系、氛围如同一个蛋壳将我们紧紧包裹住,我们身处其中,全世界仿佛都被禁锢。

鸟儿要冲破蛋壳,才能飞向天空。

一个人要完成蜕变,实现自由,必须努力去克服人类懦弱、懒惰、惧怕等弱点,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

不要因为害怕,就拒绝成长

10岁那年,小小少年辛克莱突然有了烦恼。

他发现自己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守护的家,条件优渥、光明有序;另一个世界,充满工匠、仆人及其他三教九流,混乱、粗鲁、阴暗。

他一直在光明世界里行走,直到遭遇了人生第一次霸凌。

一个午后,辛克莱出门玩耍,遇见了坏小孩克罗默。

克罗默高大壮硕、没人管教,常常对比他弱小的孩子呼来喝去、搞恶作剧。

辛克莱知道克罗默讨厌有钱人家的听话小孩,为了自保,他只能装作坏小孩,故意吹嘘自己偷苹果的坏事来迎合他。

没想到,克罗默一把擒住他的脖子,以告发他偷盗为要挟,让他回家拿封口费。

回到家,辛克莱又急又怕,连觉都睡不好。

他想告诉父母,却又担心他们对自己鄙视和失望,于是只能一次又一次从家里偷钱满足克罗默。

没有钱的时候,他就只能帮克罗默做事。

就这样被恐惧牢牢操纵着,辛克莱站在两个世界中间的缝隙里艰难求生,度日如年。

直到德米安出现,一切才发生改变。

德米安是个转校生,和其他同学比,他显得特立独行。

在课堂上,他敢于怀疑老师与书本的权威,并公然与之对抗。

看到德米安坚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从小一直听话顺从的辛克莱大为震撼:原来,这个世界还可以有另外的解读;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无所畏惧地活着。

从那以后,德米安的形象就在辛克莱的心中种下一粒种子。

一次,辛克莱又被克罗默威胁,在他害怕又无助的时候,突然被身后的一个声音叫住。

回头一看,正是德米安。

德米安目睹了刚才的一切,他坚定地站在辛克莱这边,说:

我们生来不应该害怕别人,如果你害怕某个人,那是因为你赋予了他强大的力量。

这句话深深鼓舞了辛克莱,让他树立起直面恐惧的勇气,仿佛有了与黑暗对抗的力量,

辛克莱决定勇敢地迎上克罗默的刁难,不再畏惧、不再成为他的傀儡。

没想到的是,当辛克莱鼓起勇气后,克罗默再也没找过他。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道:“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生活就像一张网,笼罩在他们头上。

他们渴望冲破一切奔向光明,却又被条条框框束手束脚,久而久之,现实的禁锢给他们带来了内心的恐惧——害怕面对困难、害怕坚持自我、害怕向前一步。

摆脱恐惧,就是要摆脱它对你心灵的束缚,这是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是去探索人生的第一次“破壳”。

与其畏首畏尾,忐忑不前,不如克服内心的恐惧,勇敢迈出第一步。

2

不要因为跌倒,就停在原地

关于辛克莱成长中首次“脱轨”的经历,黑塞写道:

在这些无人知晓的经历中,存在着我们命运中最内在、最基础的纹理。断痕和截裂会重新弥合,会痊愈,被遗忘,但在我们心中最隐秘的角落,它却继续生活着,流着血。

见识并克服了真实世界的“恶”后,辛克莱重新回到了光明世界。

他一直以为挣脱克罗默的“魔爪”,依靠的是自己。

偶然间,辛克莱才得知,克罗默不再来找他,是因为德米安不动声色地摆平了一切。

这让辛克莱既对德米安更加信服和崇拜,也害怕自己会依赖上德米安而无法真正成长。

他迫切地想要长大,着急地想证明和实现自我。

于是,他去了一所外地的寄宿学校上学,离开了好友德米安。

来到新学校,辛克莱不善迎合的性格使他并不受欢迎,也不引人注意。

他只能用鄙视和嘲笑回馈着同学们的孤立,用玩世不恭的外表去掩盖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空虚的时候,他跟着学校里的小混混们彻夜流连于酒吧,学会了酗酒。

酒精刺激着他麻木的内心,也让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学校教委会警告要开除他,他嗤之以鼻。

父母对他痛心责骂,他置若罔闻。

他疯狂作践自己,似乎这样才能打破父母的掌控,显得自己成熟有思想。

这种叛逆的心理,一直持续到了某个假期。

他回家遇见了德米安。

他趾高气扬地邀请德米安去酒馆,熟练地点了酒,一饮而尽。

看到德米安惊讶的样子,辛克莱得意洋洋,似乎他再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孩,终于能做到一些德米安也做不到的事。

德米安问辛克莱:“一杯又一杯,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接着,德米安结了账单,走出酒馆,留辛克莱愣在原地。

两人不欢而散,但德米安的质问总是萦绕在辛克莱心头。

不久后的一天,辛克莱在公园中邂逅了一位令他一见钟情的年轻女孩——贝雅特丽齐。

女孩的美丽纯真、文雅得体,映衬得他自惭形秽。

爱情将他的内心重新点亮,他的责任感和生命力也随之被唤醒。

仿佛一夜之间,辛克莱戒掉了酗酒和夜游的恶习,从一个早熟的浪子,一心想变为光明磊落的圣徒。

他还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学习画画,用画笔一遍一遍描摹着贝雅特丽齐的样子。

可是当画作完成以后,辛克莱陡然一惊:他按照内心意象画出的,分明是德米安的脸。

原来,不是这个女孩改变了辛克莱,而是德米安当初的话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在我们心中,住着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求的人。他所做的一切远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

经过这次错误的人生试探,他愈发明白,在堕落的世界里沉沦,并不是他想要的命运。

女孩和德米安所代表的纯真与光明,才是他想要的人生。

正如书中说的:“光明与黑暗,一同构筑起这个复杂的世界,踏入之后的好与坏,都是自己。”

是啊,这个世界是两面的,人生路也是复杂的,走错是走对的必经前路。

如果说人生第一次“破壳”是敢于走出去,第二次“破壳”则是从向外探索世界,到摆脱欲望和诱惑,向内去探索自我价值。

这世上并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可以直接解答生活所有遗憾。

在通往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总会经历无数的困惑,面临很多抉择。

人生所有的弯路,都是对心智的磨炼,只有跌倒又站起的人,才能获得更快的觉醒。

3

不要贪图安逸,而阻挡自己破壳

当辛克莱生活重新进入正轨,他收到了德米安的一封信,上面写着:

“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

这句话再次给辛克莱启迪,他踏上了寻找自我之路。

在旅途中,他遇见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管风琴师皮斯托利斯。

皮斯托利斯是牧师的儿子,从小熟读神学,成绩优异。

他本能继承衣钵,前途坦荡,但在职业考试的前夕,他却突然放弃,背井离乡,最终在小酒馆找了管风琴师的工作。

皮斯托利斯给辛克莱带来了勇气——“庸常之路容易,我们的路却艰难,但我们愿意走。”

两人相似的经历让他们一见如故。

可过了一段时间,辛克莱发现,自己在不断进步,而皮斯托利斯却每天都沉浸在小圈子里,不愿意再踏入新的生活。

于是他和皮斯托利斯分道扬镳,独自向前走去。

幸运的是,他又一次遇见德米安,并认识了德米安的母亲,夏娃夫人。

夏娃夫人对辛克莱的遭遇充满理解,对他的情绪充满包容。

在辛克莱烦躁时,她静静开导他,陪伴他。

辛克莱十分贪恋在她身边的时光。

可是夏娃夫人却鼓励辛克莱:人必须先找到他的梦,然后路就好走了。

辛克莱醍醐灌顶,如果他为爱失去自我,不再去追梦,和无法走出舒适圈的皮斯托利斯有什么两样呢?

正在此时,战争突然爆发的消息遍布了整个欧洲。

辛克莱和德米安各自奔赴战场,他们想去最残酷的地方追梦,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次战役中,辛克莱受伤昏迷。

当他以为自己快死的时候,朦胧中仿佛听见了德米安的声音:

“小辛克莱,我得走了!你或许什么时候还会需要我,对付克罗默或者其他什么。当你再呼唤我时,我就不能再来找你了。你得倾听自己的内心深处,到时你就会发现,我就在你的心里。”

这声音唤醒了辛克莱求生的意志。

他艰难地睁开双眼,却没有看到德米安,这里只有他自己。

他突然醒悟,没有谁能代你过自己的人生,人生之路,终归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经历过生死的辛克莱,像鸟儿破壳而出,心理上和精神上终于让他独立成熟,他无需再去别人的世界找自己的路,纵然独自前行,也无惧任何风雨。

村上春树说过: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不要因为贪恋舒适圈,就封住了自己的路。

依赖别人固然安逸,却只能让我们变得弱不禁风;

穿越风雨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但风雨冲刷过的人生之路反而会把内心映照得更清楚,让我们看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

只有经历那些不堪与痛苦,坚定追求自己所追求的,成为自己所成为的,人才会实现最终的“破壳”,迎来自己的新生。

黑塞说:

人的一生是自我寻觅的过程,在大大小小的路途上尝试并获得启示,没有能得到完美的结局。然而,每个人都在朝着他努力,或愚笨或明晰,尽着自己所能。

书中的辛克莱,也是很多人成长的影子。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渴望并依赖一个德米安,能指引我们战胜困难、找到理想、回归本心。

可当你一步步成熟会发现,无论外人怎么努力庇护你、帮助你,没有人是你永远的保护伞,也没有人能做你一辈子的引路人。

找寻自我的过程必定伴随孤独和阵痛,但那些看似彷徨莽撞的成长,终究会让你变得独立而坚强。

所以不必害怕,也不必着急,推倒内心的高墙,跨越思想的迷障,总有一天,你也能挣脱出困住你的壳。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近更新